發表文章

《禪隱者、【2022年卦象預測解析、壬寅虎年推背圖啟示】》

圖片
  第三十九象 壬寅 巽下兌上 頤 讖曰: 鳥無足、山有月 旭初升、人都哭 頌曰: 十二月中氣不和 南山有雀北山羅 一朝聽得金雞叫 大海沉沉日已過 金聖歎註解:「此象疑一外夷擾亂中原,必至酉年始得平也。」 《【快樂和尚家僧】、【不到黃河心不死】》 飛鳥無足跑不得,山在高處月夜黑。 翌日黎明天大白,芸芸眾生低哭泣。 是籠中之鳥嗎?原來是比翼神烏,洪水至,連夜登樓,翌日知災情,眾所矚目而哭泣! 《地母經》又名《黃帝地母經》,相傳為軒轅氏黃帝所著,伴隨著黃帝起造的曆書《黃曆》和中國的文化歷史一直在流傳。 三十九、壬寅年 詩曰: 太歲壬寅年,高低盡得豐。 春夏承甘潤,秋冬處處通。 蠶桑熟吳地,谷麥益江東。 桑葉不堪貴,蠶絲卻半豐。 更看三秋裡,禾稻穗重重。 人民雖富樂,六畜盡遭凶。 蔔曰: 虎首值歲頭,在處好田苗。 桑柘葉下貴,蠶娘免憂愁。 禾稻多成實,耕夫不用憂。 2022年是一年好光景,但〝六畜盡遭凶〞預示在家畜的疫情會更嚴重? 典故, 民間故事「比翼鳥」與「連理枝」的典故 「在天願作比翼鳥,在地願為連理枝」是白居易《長恨歌》詩中傳誦千古的名句,用以描寫唐明皇及楊貴妃的淒美愛情。但是「比翼鳥」與「連理枝」一詞卻非白居易始創。 據《爾雅》中記載,傳說中的「比翼鳥」只有一個翅膀和一隻眼睛,必須成雙並飛才能成行,因此後人便用這雙宿雙飛的比翼鳥來形容夫妻感情深厚! 「連理枝」的典故則來自《搜神記》中的一則故事。戰國時宋國大臣韓憑與妻子何氏兩人感情恩愛。當時宋君康王荒淫無道,竟因看上何氏的美麗賢淑,而把韓憑囚禁起來。 何氏暗中寫封信給丈夫,信上說:「其雨淫淫,河大水深,日出當心。」不料信卻落入宋王手中。此信為何氏的絕命詩,其中「日出當心」指的是「心有死志」。不久後,韓憑殉情自殺,何氏也利用陪康王登上高台的機會從高台上跳下自盡。 康王震怒不已,下令將兩人的分葬二處,還說「若兩人的墓能合在一起,就不再阻止了。」沒想到幾天後,兩座墳的墓地都長出樹來,枝幹樹葉合抱在一起,樹根也糾纏在一塊兒,樹上還有一對鳥兒在唱和鳴叫著,聲音相當悽涼哀婉動人!這就是「連理枝」的典故由來。 傳說中的一種鳥。 《爾雅·釋地》:〝南方有比翼鳥焉,不比不飛,其名謂之鶼鶼。〞 郭璞 注:〝似鳧,青赤色,一目一翼,相得乃飛。〞《史記·封禪書》:〝西海致七翼之鳥。〞 司馬貞 索隱:〝《山海經》云:‘ 崇吾之山 ...

《禪隱者、【九連環】、【瑚璉之器】》

圖片
  近日香港電視台播劇集【燕雲台】,丞相【蕭思溫】長女兒名【蕭胡輦】是誤植,應該是【蕭瑚璉】 【輦】,【音 nian 】 輦、挽車也。 –《說文》與其輂輦。 –《周禮·鄉師》。注:“人挽行。”我任我輦。 –《詩·小雅·黍苗》以乘車輦其母。 –《左傳·莊公十二年》輦重如役。 –《左傳·襄公十年》恃輦而行。 –《戰國策·趙策》扶輦下除。  – 《漢書·李廣蘇建傳》 【瑚璉】、【音  wu  lin】 古代祭祀時盛黍稷的尊貴器械皿,夏朝叫“瑚”殷朝叫“璉”。比喻人特別有才能,可以擔當大任。 「瑚璉之器」的典故出自《公冶長篇第五》之第四章。原文是: 子貢問曰:「賜也何如?」 子曰:「女,器也。」 曰:「何器也?」 曰:「瑚璉也。」 孔子評價子貢為「瑚璉之器」,何意也?朱熹說:「夏曰瑚,商曰璉,周曰簠簋,皆宗廟盛黍稷之器而飾以玉,器之貴重而華美者也。」我們不難理解,「瑚璉」是祭器,貴重華美可列於廟堂者也,喻指國之重臣,治國賢才。 孔子的三個弟子:顏回、子貢和子路。 【顏回】不貪名利,拂袖而去,孔子敬而願隨,但英年早逝! 【子貢】巧辭經商富致,任魯國、衛國之相,孔子評「瑚璉之器」。 【子路】勇武剛直多才藝,至孝爽直勇武守承,孔子評「可升堂未入室也。」 子貢曾經做過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情,這件大事是卓越才華最充分的展示。司馬遷在《史記》中有一段精彩的評價:「故子貢一出,存魯,亂齊,破吳,強晉而霸越。」大有「子貢一出,誰與爭鋒」這樣獨孤求敗的味道! 這是件什麼事呢? 話說齊國權臣田常作亂,殺了齊簡公,立齊平公。田常最終的目的,是想用他的田齊代替姜齊。不過,他又擔心國內高、國、鮑、晏不服,因此決定樹立自己威信。在春秋那會兒,樹立自己威信最好的辦法就是稱霸。所以,田常發兵,準備攻打魯國。   孔子聽到這件事後,非常着急,把他的弟子召集起來,對他們說:「魯國是咱們的父母之邦,現在受人欺負,你們有沒有辦法消除這場危機呀?」子路想去,孔子不同意;子張子石想去,孔子也不同意。子貢要去,孔子一下就同意了。 孔子雖然不怎麼看得上子貢,但關鍵時刻,他也知道,讓道德品質一流的顏回去是沒用的,還得靠子貢這樣的「爛肚子」! 子貢的肚子果然「爛」,一去齊國,就對田常說:「你搞錯了吧?怎麼會去討伐魯國呢?」田常問:「我為什麼不可以去討伐魯國?」子貢說:「因為魯國太...

《禪隱者、【年尾禡牙】、【狼牙旗】》

圖片
【尾禡】 漢語文字,博大深邃,源遠流長,歷經演化。故於漢字研究,有些文字,非片面而單一可直繹。無怪外國人感學漢語,最難理解! 尤以廣東方言,因其保留了六朝與古秦漢語之承,更不單祇從直線而可釋惑!故以愚見:漢字輯羅,字音可約定,但不能俗成。何以言此,舉如在避諱、風俗、譯語、特定、意義、方言、封邑、姓氏、等等。用音可因宜約定,是音隨義轉。但若該文字一旦離開所依附之範疇,便即要回復本音與義,此謂之不可俗成者謂也!若以粵方言學術而言,更應有一定的分水嶺。而以叟之陋識,邏輯理論上,「書語依辭彙,口語考方言,」不以一本通書睇到老而為之!況其他學術,亦皆如此。 例舉:就以〝通書〞這個〝書〞字而說,此因與〝輸〞字音諧,當時就有所避諱,口語便讀為(勝),故〝通書〞 這個〝書〞字,時人就祇讀為〝通勝〞。香港有地域,名〝大嶼山〞。因這個〝嶼〞字與〝罪〞音諧,當地人便將其讀為(如),取其如意也。故連後來新建成的〝青衣大橋〞,亦步稱之為〝青嶼(如)幹線〞。而舌頭之〝舌〞,又因與〝本〞或〝折本〞之音諧,時人改易為(利),故豬舌、牛舌,便稱之為(豬利)、(牛利),不作(舌)讀。〝媽祖〞的〝媽〞字,本音(嗎),但於風俗名諱,轉仄讀為(馬祖)。又〝朱提〞,銀的別稱,讀音為(書時)。繁于總總,不一而足!但當這些字一旦離開其所依附的辭彙,我等便要據義依回正讀矣! 禡:本音(駡)【唐韻、集韻、韻會、正韻】莫駕切。 源於《沿革三十六.軍禮一》天子、諸侯、將,出征類,宜〝造禡〞,並祭所過山川,作統軍元帥祭文。為行軍時於駐紮地祭神也。 《禮記.五制》禡於所征之地。〔鄭玄〕注:禡,師祭也,為兵禱。所祭對象,便是以山神,土地公等,以祐其出師之利也。 關於〝禡牙〞,又是另一辭彙。此〝禡〞亦音(駡),古時出兵行祭旗之禮。《封氏見聞記.卷五》軍前大旗謂之牙旗,出師則有建牙,禡牙之事也。 《宋史、禮志、二十四》太宗征河東,出京前一日,遣右贊善大夫〝潘慎修〞出郊,用少牢一,祭蚩尤,禡牙,就是祭旗的儀式。 概:以上所道之禡祭,並沒有一個固定的祭祀日期,不論何時,祇以忽發其事,而配合因事故而祀之。後此祭度傳入廣東後,粵人僅保留了〝禡〞之祭祀對象,並將此儀祭發揚光大。制定祭日,凡於每月初二、十六,皆為祭祀土地、門官、前後土等四方諸神。正常下每年便有二十四個祭日,有如廿四氣節。而每年年初二,第一個禡日,便稱之為〝開...

《禪隱者、【太虛幻境】》

圖片
  〝真亦假時假亦真,無為有處有還無。〞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啊? 意思:把真實的視為假的,時間久了假的便成了真實的。把不存在的東西說成是存在的東西時,那捏造的事實終將還是虛幻的。 出處:清、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一回中太虛幻境對聯。 原文:士隱接了看時,原來是塊鮮明美玉,上面字跡分明,鐫著〝通靈寶玉〞四字,後面還有幾行小字。正欲細看時,那僧便說已到幻境,便強從手中奪了去,與道人竟過一大石牌坊,上書四個大字,乃是〝太虛幻境〞。兩邊又有一幅對聯,道是:「假作真時真亦假,無為有處有還無。」 譯文:甄士隱接了看時,原來是塊鮮明美玉,上面字跡清楚,刻著〝通靈寶玉〞四個字,後面還有幾行小字。正想細看時,那僧人就說幻境到了,便從手中搶回,和道人經過一石牌坊,上面寫四個字〝太虛幻境〞。兩邊又有一幅對聯,是:〝假作真時真亦假,無為有處有還無。〞 【人生無常、萬法皆空】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所推崇標舉的,就是人生如夢一場空的佛老思想了。此書第一回由一僧一道引出神瑛侍者(即賈寶玉)和絳珠仙草(即林黛玉)的風流公案,此僧癩頭跣赤腳,那道則跛足蓬頭,瘋瘋癲癲。最後一回,這一僧一道縹緲而來,攜了玉到青埂峯下,將「寶玉」安放在女媧煉石補天之處,各自雲遊而去。一僧一道表面上一跛一癲,骯髒襤褸,實則「真人不露相」,二人貫穿全書,前後呼應,由此不難看出《紅樓夢》之闡揚佛老思想。 《紅樓夢》開卷第一回即言,「於篇中間用『夢』、『幻』等字,卻是此書本旨,兼寓提醒閱者之意」。於「太虛幻境」的大石牌坊題了一副對聯:「假作真時真亦假,無為有處有還無。」講世間之幻相,透現佛老之理,前句隱含了道家的修「真」,後句講的則是佛家的「空」,從而將佛老思想融為一體,包含了宇宙佛道兩大家之法理。此聯在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境之時又出現一次,意謂人生之如真似幻,難以掌握。第一百零三回,賈雨村陞為京兆府府尹,於村旁小廟遇一道士,似為舊友甄士隱,然道士不置可否,微微笑道:「什麼『真』,什麼『假』?要知道『真』即是『假』,『假』即是『真』。」點明了人看破假相之後的境界乃是真正的「真」,虛假變真實,虛無變實有。第一百十六回,賈寶玉因失玉而魂魄出竅,復於幻境「真如福地」牌樓看見一副對聯:「假去真來真勝假,無原有是有非無。」這真真假假猶如莊周之夢蝶,暗示著對人生不必太過於執著。後來和尚給賈寶玉送還「通靈寶玉」,請太太們放心,他原不要銀子,只要寶...

《禪隱者、【莊子、內篇、應帝王】》

圖片
齧缺問於王倪,四問而四不知。齧缺因躍而大喜,行以告蒲衣子。 蒲衣子曰:〝而乃今知之乎?有虞氏不及泰氏。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,亦得人矣,而未始出於非人。泰氏其臥徐徐,其覺于于。一以己 為馬,一以己為牛。其知情信,其德甚真,而未始入於非人。〞 肩吾見狂接輿。狂接輿曰:〝日中始何以語女?〞肩吾曰:〝告我 :君人者以己出經式義度,人孰敢不聽而化諸!〞狂接輿曰:〝是欺德也。其於治天下也,猶涉海鑿河而使蚊負山也。夫聖人之治也,治 外夫?正而後行,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。且鳥高飛以避矰弋之害,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鑿之患,而曾二蟲之無知?〞 天根游於殷陽,至蓼水之上,適遭無名人而問焉,曰:〝請問為天 下。〞無名人曰:〝去!汝鄙人也,何問之不豫也!予方將與造物者為人,厭則又乘夫莽眇之鳥,以出六極之外,而游無何有之鄉,以處 壙埌之野。汝又何帛以治天下感予之心為?〞又復問,無名人曰: 〝汝游心於淡,合氣於漠,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,而天下治矣。〞 陽子居見老聃,曰:〝有人於此,向疾強梁,物徹疏明,學道不倦 ,如是者,可比明王乎?〞老聃曰:〝是於聖人也,胥易技系,勞形怵心者也。且也虎豹之文來田,猨狙之便執嫠之狗來藉。如是者,可 比明王乎?〞陽子居蹴然曰:〝敢問明王之治。〞老聃曰:〝明王之治: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,化貸萬物而民弗恃。有莫舉名,使物自喜。 立乎不測,而游於無有者也。〞 鄭有神巫曰季鹹,知人之死生、存亡、禍福、壽夭,期以歲月旬日 若神。鄭人見之,皆棄而走。列子見之而心醉,歸,以告壺子,曰:〝始吾以夫子之道為至矣,則又有至焉者矣。〞壺子曰:〝吾與汝既 其文,未既其實。而固得道與?眾雌而無雄,而又奚卵焉!而以道與世亢,必信,夫故使人得而相汝。嘗試與來,以予示之。〞 明日,列子與之見壺子。出而謂列子曰:〝嘻!子之先生死矣!弗 活矣!不以旬數矣!吾見怪焉,見濕灰焉。〞列子入,泣涕沾襟以告壺子。壺子曰:〝鄉吾示之以地文,萌乎不震不正,是殆見吾杜德機 也。嘗又與來。〞明日,又與之見壺子。出而謂列子曰:〝幸矣!子之先生遇我也,有瘳矣!全然有生矣!吾見其杜權矣!〞列子入,以 告壺子。壺子曰:〝鄉吾示之以天壤,名實不入,而機發於踵。是殆見吾善者機也。嘗又與來。〞明日,又與之見壺子。出而謂列子曰: 〝子之先生不齊,吾無得而相焉。試齊,且復相之。〞列子入,以告壺子。壺子曰:〝吾鄉示之以以太沖莫勝,是殆見吾衡...

《【禪隱者】、【神馬浮雲】》

圖片
【浮雲】 漂浮不定方向,處身不能自主,型態因風向做成各式不同,氣流冷熱引致時陞時降,遇熱成雨掉下煙消雲散,處身虛無飄渺間,【老子】道可道,非常道。《三十六計》第二十七計【假癡不癲】曰:「寧偽作不知不為,不偽作假妄為。靜不露機,雲雷頓也。」其大意是情願裝作糊塗而無所作為,也不自作聰明而輕舉妄動。這是為了沈穩地保住機密,不露聲色地籌劃計謀,就像冬天的雷電蓄而不發一樣(一發轟天)。寧可裝作不知道而行動,不可假裝知道而妄動,在沈靜中不顯山漏水,不露機巧。〝木秀於林,風必摧之〞,在為人處世中做到大智若愚,韜光隱晦。自己外表可以與自己的內心不一樣,要善於以假亂真,讓別人放松警惕。這就是說不可急於表現自己,而要善於以〝龍蛇曲伸〞之道隱藏自己。 【神馬】 今人們說:「詐假意」。古文原是【浸假而】,莊子愚言故事中:『以神為馬』。 《莊子‧大宗師》原文 『子祀、子輿、子犁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:〝孰能以無為首,以生為脊,以死為尻;孰知死生存亡之一體者,吾與之友矣!〞四人相視而笑,莫逆於心,遂相與為友。俄而子輿有病,子祀往問之。曰:〝偉哉,夫造物者將以予為此拘拘也。〞曲僂發背,上有五管,頤隱于齊,肩高於頂,句贅指天,陰陽之氣有沴,其心閑而無事,胼囗‘足鮮’而鑒於井,曰:〝嗟乎!夫造物者又將以予為此拘拘也。〞 子祀曰:〝女惡之乎?〞曰:〝亡,予何惡!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為雞,予因以求時夜;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為彈,予因以求鴞炙;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,以神為馬,予因以乘之,豈更駕哉!且夫得者,時也;失者,順也。安時而處順,哀樂不能入也,此古之所謂縣解也,而不能自解者,物有結之。且夫物不勝天久矣,吾又何惡焉!〞 』 譯文: 【子祀、子輿、子犁、子來四人因參透不死之道而成爲莫逆之交,並認爲只要有人能凝神澄慮,形隨意轉的超然變化,便可以像他們一般,領略到什麼是形神不滅的永恆境界了。 子輿後來有病,子祀去探病,看見子輿駝背縮頭,身體呈嚴重變形扭曲狀,便問子輿是否嫌棄現在的身體?              子輿答道:『不,我怎會討厭自己的身體呢!?憑意念,我可以「詐假意」當我的左臂是雞,那末我便可以計算夜裡的時間;憑意念,我又可以「詐假意」當我的右臂是彈子丸,我因而可以把天上的貓頭鷹打下烤來吃;憑意念,我還可以「詐假意」當我的精神是駿馬,我的下半身變成一輛馬車,如此我便可以坐著它任意馳騁,而不必勞神費力駕馭呢...

《禪隱者、【2021辛丑年九宮飛星圖】》

圖片
九大玄空飛星的吉凶、屬性及影響範疇: 一白星:此星是一顆桃花星,五行屬性為水,主要影響姻緣、人緣。 二黑星:此星是一顆病星,五行屬性為土,主要對健康不利,尤其是婦科病及腸胃病。 三碧星:此星是一顆是非星,五行屬性為木,代表官非、是非、爭執以及小劫。 四綠星:此星為文昌星,五行屬性為木,利於學業、考試、進修、名譽及文職工作。 五黃星:此星一顆極凶的災煞星,五行屬性為土,不利健康,易發生意外災禍。 六白星:此星為武曲星,五行屬性為金,利於變動、武職及財運。 七赤星:此星又叫破軍星,其破壞力量很強,五行屬性為金,主要影響範疇:破財、盜賊、 牢獄、損丁。 八白星:2004至2023年為八運,故此星是一顆當旺財星,五行屬性為土,大利財運、晉升。 九紫星:此星是一顆喜慶星,五行屬性為火,代表各種喜慶吉事,尤其是嫁娶及添丁。 《黃曆》中的《黃帝地母經》預言有關2020年太歲庚子年爆發新冠肺炎。 2020庚子年《黃帝地母經》原文: 詩曰: 太歲庚子年,人民多暴卒。 春夏水淹流,秋冬頻饑渴。 高田猶及半,晚稻無可割。 秦淮足流蕩,吳楚多劫奪。 桑葉須後賤,蠶娘情不悅。 見蠶不見絲,徒勞用心切。 卜曰: 鼠耗出頭年,高低多偏頗。 更看三冬裡,山頭起墓田。 解讀: 詩曰: 「太歲庚子年」、「太歲」庚子太歲是【盧秘】大將軍,為人清廉愛民,不為五斗米折腰,為民請命站立不移。 「人民多暴卒」,新冠肺炎致病暴斃的人很多。 「春夏水淹流」、遠古社會暗示天災發生(今社會暗示社會混亂一片)。 「秋冬多饑渴」,遠古社會暗示饑荒發生(今社會暗示失業人數暴增)。 「高田猶及半」、遠古社會暗示農作物收成強差人意(今社會暗示經濟有還可支撐下去)。 「晚稻無可割」,遠古社會暗示農作物歉收(今社會暗示經濟蕭條,只支出而無收入)。 「秦淮足流蕩」,「秦淮」遠古社會暗示煙花之地人脈流散(今社會暗示錦衣夜行不再)。 「吳楚多劫奪」,「吳楚」表極目之地盜匪猖獗,出現搶奪物資的情況,或指假借暴民成機引發政變。 「桑葉須後賤」,「桑葉」指政府稅收,「賤」指底小。 「蠶娘情不悅」,「蠶娘」指當家政府似巧婦難為無米炊之情況。 「見蠶不見絲」,蠶已經無人飼養,餓蠶不吐絲!(系指工業停產、經濟蕭條,工人失業)。 「徒勞用心切」,急忙對策。 卜曰: 「鼠耗出頭年」,偷呃拐騙事件層出不窮。 「高低多偏頗」,社會出現貧富分歧大! 「更看三冬...